黨的二十大代表是如何從9600多萬名黨員中選出來的?需要滿足什么條件?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。
二十大代表是嚴格按照黨中央規定的程序步驟選舉產生的。各選舉單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,充分發揚民主,采取自下而上、上下結合、反復醞釀、逐級遴選的辦法產生二十大代表。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推薦提名、組織考察、確定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和預備人選、會議選舉。
推薦提名從基層開始,所有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參加。各選舉單位按照代表應具備的思想、政治、能力、作風、業績、履職等6個方面條件,采取“三上三下”的辦法開展代表人選推薦提名,充分征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意見。
在組織考察方面,各選舉單位嚴把政治關、廉潔關、身份關,對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決,堅決防止“帶病提名”“帶病當選”,防止身份失真失實和“頂帽子”現象。
此外,在組織考察中,實行差額考察和考察預告,逐級差額遴選、綜合比較選優,并對初步人選進行公示,確保人選素質優良、結構合理、分布廣泛、黨員擁護。
代表實行差額選舉,差額比例應多于15%。
二十大代表的選舉共劃分為省區市、中央和國家機關、中央金融系統、中央企業系統(在京)等38個選舉單位。黨的二十大代表來自經濟、科技、國防、政法、教育、宣傳、文化、衛生、體育和社會管理等各個領域、各個層級。其中,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占比33.6%,女黨員代表數量增加,少數民族黨員代表比例保持穩定,當選代表平均年齡52.2歲,大專以上學歷占比95.4%,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具有堅實的階級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,具有薪火相傳、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。